近日,中國石油大學(北京)舉行人工智能學院揭牌儀式,成為國內首所成立該學院的石油高校。現場,中國石油大學(北京)校長張來斌與潛能恒信能源技術股份公司董事長周錦明簽訂了“人工智能聯合研究中心”共建協議,并為聯合研究中心揭牌。聯合研究中心的建立,標志著校企共建人工智能學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。
石大此舉作為石油院校發展人工智能的先行者,儼然走在了石油院校的前列。但相對國內眾多高校來說,石大并不是人工智能方向的獨行者,國內眾多高校早已開始紛紛布局人工智能。
從去年5月中國科學院大學成立人工智能學院開始,后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、清華大學、上海交通大學、南京大學、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高校紛紛建立人工智能學院。據資料顯示,目前中國高校新建有33所人工智能學院。
作為科研和人才輸送中心的高校布局人工智能,參與到智能化發展的熱潮,既著眼于市場上人才需求,更預示著未來的一段時間,各行各業都將接受人工智能的洗禮,一場新的技術革命來臨了。
智能化是世界科技發展的大趨勢,同樣也是未來世界油氣工業發展的大趨勢。技術革命將推動油氣行業進入智能化時代,通過數字技術與人工智能提升勘探開發的成功率以及油氣田采收率,打造無人平臺、智慧煉廠等,都將成為油氣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。人工智能的應用將極大提高油氣開采效率,減少人員傷害風險和降低成本,同時還能更好地保護環境。
此前,中國石油集團董事長王宜林在出席相關活動時提出,石油公司在智能化激烈競爭中,要重點關注三個方面:一是注重運用創新思維打造全新的運營管理模式,要沖破傳統思維束縛,從傳統運營模式轉向數字化主導的投資組合和運營模式,在公司戰略、組織架構、管理體系乃至業務流程上做出一系列重大調整。二是加強傳統領域技術創新與跨領域技術創新的融合。既要加強同行業間的技術交流合作,也要加強與跨行業旗艦企業的合作,緊密跟蹤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區塊鏈、未來交通等新技術進展。三是加強新興技術人才的儲備,要更加關注人工智能與數字化技術等方面人才的培養。
2019年3月27-29日,一年一度的世界石油裝備大會—第十九屆中國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(cippe2019)將在北京順義新國展舉行,本屆展會重磅打造智能油田專區,同期舉辦智能油田專場論壇,將邀請行業專家以及國內外相關企業代表參展、參會。歡迎行業企業參展、參觀cippe,并蒞臨展會現場分享真知灼見,共同推進中國石油智能化發展進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