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入4月份以來,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智能化管線管理系統的數據庫、三維模型和網頁應用相繼完成在達州基地服務器的運行調試。4月28日,該系統正式在普光氣田完成本地化部署。
據了解,從2015年開始,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開始在系統內上游企業推廣智能化管線管理系統,以實現管線管理的標準化、數字化和可視化。到年底時,普光氣田完成了項目一期的4條酸氣管線、4條返輸燃料氣管線和4條凈化氣輸送管線及相關場站的數字化建設,并實現了上線試運行,成為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第一家上線試運行的單位。
該系統集成了管線基礎參數、視頻監控、無人機巡線、三維模型、實時數據等系統和模型,實現了對普光氣田范圍內管線基本信息、高后果區、隱患治理的分類統計,以及緊急事件的快速定位和應急預案優化。
但是,由于系統的數據和模型部署在北京總部,網絡帶寬限制等因素經常影響到數據正常加載,從而對系統應用造成了困擾。為此,普光氣田從2019年年初展開了對管理系統實施本地化部署的工作,以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和可操作性。
目前,該系統的加載速度比之前縮短近20秒,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。此舉不僅為氣田的安全平穩運行提供了高效的數據支撐,而且還為開發智能氣田試點建設項目功能模塊,以及最終實現管網運行分析優化和輔助決策等相關功能創造了條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