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前3個月,管道局應用智能識別AI技術幫助視頻監督人員查找隱患32條,以數字化筑牢安全生產基礎。
近年來,管道局實施全面數字化戰略,緊密結合公司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體系及集團公司數字化轉型中“新技術新工具賦能員工,提高工作效率”的需求,將人工智能圖像識別技術應用于施工安全監督管理中,實現施工現場風險隱患自動識別和預警。
管道局智能識別AI技術于2022年4月下旬首次試點推廣應用,當年7月完成正式應用服務器更替部署工作,將質量安全視頻監督平臺的215個攝像頭全部配置入庫,根據識別場景調整相關參數配置,并全面推廣。
智能識別AI技術運用Pytorch作為算法框架,應用目標檢測、語義分割、傳統圖像處理技術等算法。“目前實現智能識別的場景有20個,綜合識別準確率達88%,7種算法正在持續優化提升。”管道局龍慧公司技術人員金威表示。他們還基于這項技術開發了施工風險隱患智能監督系統,并在管道局遠程監督管理工作中推廣應用。
管道局積極推進智能識別AI技術與質量安全視頻監督平臺深度融合,今年1月申請項目立項與審查。“原來各平臺功能獨立,且數據難以統一管理,操作人員日常需操作多個平臺完成當日工作。融合后,將進一步整合視頻數據與智能識別數據資源,把線下識別搬到線上,實現一鍵自動生成違規監督數據。同時,將多系統資源進行權限整合,形成兼容統計分析功能的監督管理系統。”金威說。目前,已完成系統初步交互設計,形成需求說明書和系統原型,將于6月底完成系統交付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