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0日,中國石化宣布,“西氫東送”輸氫管道示范工程已被納入《石油天然氣“全國一張網”建設實施方案》,標志著我國氫氣長距離輸送管道進入新發展階段。 “西氫東送”起于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,終點位于北京市的燕山石化,管道全長400多公里,是我國首條跨省區、大規模、長距離的純氫輸送管道。管道建成后,將用于替代京津冀地區現有的化石能源制氫及交通用氫,大力緩解我國綠氫供需錯配的問題,對今后我國跨區域氫氣輸送管網建設具有戰略性的示范引領作用,助力我國能源轉型升級。
“西氫東送”管道規劃經過內蒙古、河北、北京等3省(市)9個縣區。管道一期運力10萬噸/年,預留50萬噸/年的遠期提升潛力。同時,將在沿線多地預留端口,便于接入潛在氫源。未來,中國石化可依托“西氫東送”管道建設支線及加氫母站,助力京津冀氫能走廊的高效構建,助力京津冀地區“雙碳”目標的實現。
據悉,“西氫東送”輸氫管道示范工程已經在路由選址、技術研究、工程建設方案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,基本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,正在加快推進項目各項工作。
目前,中國石化已經建有金陵—揚子氫氣管道、巴陵—長嶺氫氣輸送管線、濟源—洛陽氫氣管道。
其中,金陵—揚子氫氣管道全長超過32公里,基中17公里在南京化工園區內架空敷設,最大年輸量達4*104,設計壓力4MPa,管徑為325mm。
巴陵—長嶺氫氣輸送管線
巴陵—長嶺氫氣輸送管線于2014年4月建成,現已安全運行9年以上,全長為42公里,年輸氫量達4.42萬噸,設計壓力為4MPa,是目前國內已建成的最長氫氣輸送管線。
濟源—洛陽氫氣管道
濟源—洛陽氫氣管道,是國內目前已建管徑最大、壓力最高、輸量最高的氫氣管道,于2015年8月建成,全長25公里,年輸氫量達10.04萬噸,設計壓力為4MPa,最長投運時間約16年。
截止目前,根據勢贏統計,我國氫氣管道已經初具規模,主要分布在環渤海灣、長江三角洲等區域,當前國內輸氫管線包括規劃中的在內,總長度已經超過1800公里,其中純氫管道多達12條(包含未建和在建管道)。
不過,中國的輸氫管道建設則仍處于起步階段,全球范圍來看,氫氣輸送管道總里程已超5000公里,其中,美國建有輸氫管道超2500公里。